亚洲激情视频小说交换小说一区二区,第一视频亚洲区,国产成人高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肉色丝袜激情诱惑国产成人无码视频

服務熱線:0523-86658906

行業動態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動態

創造便民條件 服務綠色出行

發布日期:2023-11-03   來源:



 

綠色出行,正在成為一種社會風尚,它是城市現代化發展進程中的必然需求。然而實現綠色出行,在提高人們環保意識的同時,更需要積極創造有利條件,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讓人們切身體會到綠色出行的好處,成為日常生活的自覺選擇。近年來,各地著力興建多種基礎設施,努力改善城市環境,為倡導和推動綠色出行提供了切實的物質條件,并在實踐中積累了可借鑒、可復制的經驗做法。

慢行綠道——可騎行 可跑步 可賞景

隨著綠色出行理念的日漸深入,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規劃和建設安全、順暢、舒適的自行車專用路、綠道等慢行系統,發揮其可騎行、可慢跑、可賞景的功能。

“以前開車上下班,每次都要1個小時左右,現在我騎車只用半個小時就到了。”家住北京市昌平區龍澤苑社區的王路,是一名互聯網從業人員。他告訴記者,2019年5月31日北京市首條自行車專用路開通后,只要天氣好,他都會選擇騎車通勤。“路兩邊都是綠植,還有各種景觀,騎行路上還能賞風景,特別好。”王路還告訴記者,如今騎行已經成為他和同事們優先選擇的通勤方式。“我們屬于久坐人群,再不動動身體就更吃不消了,更重要的是,這種綠色出行方式還可以減少碳排放,保證通行時間,真是一舉多得。”王路笑著說。

同樣,為了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有良好的綠色出行體驗,山東即墨依托墨水河等綜合整治工程,同步規劃建設了沿河綠道,串聯起公園河畔。很多人因此放棄了自駕出行,而選擇了騎行或步行,在休閑、健身的同時,還享受到了綠色出行帶來的便利以及家門口的綠意。

河南鄭州的綠道將全市區、縣(市)、鄉鎮相互連通,串起了市內的公園、游園、公交港灣、休閑驛站,滿足市民休閑健身需求。為了方便市民散步、騎行等,鄭州還特別為綠道設置了筆直的步道與蜿蜒的騎行道。路上,不僅配有方位指示牌、座椅、公共衛生間等設施,還設立了能量消耗提示牌。

而福建福州則大力推動運動慢跑道、休閑騎行道、濱江親水步道等綠道建設,滿足市民綠色出行需求。

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已建成城市綠道超過9萬公里。這些綠道如同一條條不斷延伸的綠色“毛細血管”,串起了城市沿線的風景,還減少了居民的“碳足跡”,讓城市更宜居。

軌道交通——運量大 速度快 少污染

城市通勤效率是影響城市宜居指數的重要因素。近日,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等單位發布的《2023年度中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主要城市45分鐘以內通勤比重平均為76%,近半數超大、特大城市45分鐘以內通勤比重比上年有所提高;主要城市5公里以內幸福通勤人口比重為50%,連續3年下降。

“平均通勤距離決定著交通壓力與基礎設施投入力度。”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王凱解釋說,5公里以內通勤比重越高,說明城市能夠選擇綠色出行、擁有幸福通勤體驗的人口比重越高。

作為一種新型綠色低碳出行方式,地鐵等軌道交通工具百公里人均消耗僅為汽車的5%,且具有運量大、速度快、噪音污染小、安全準時等優勢。住房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住房城鄉建設部加強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的編制和實施,加快城市地鐵和軌道交通的規劃建設,提升了城市交通基礎設施服務水平,使群眾通勤體驗得到了改善。

為了打造更加快捷便利的通勤交通,不少城市正大力推進地鐵等軌道交通建設。

“坐地鐵,絕對是我上下班的首選方式!”早上7時,湖北武漢市民胡女士從家出發到單位,全程只要25分鐘。她告訴記者,以前駕車出行時,遇到早晚高峰時段,光在路上堵車就至少要花費1個小時,每天通勤就是件“頭疼事”。

2004年武漢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開通至今,武漢地鐵由線成環、由環成網,線網穿越兩江三鎮,已經成為綠色出行的不二之選。

像武漢一樣大力發展軌道交通的城市還有很多。比如,成都市打造以軌道交通為主體的公共交通體系,強化“軌道+公交+慢行”三網融合發展與無縫銜接,提高地鐵車站覆蓋密度、線網輻射廣度,提升軌道交通與其他公交出行方式的接駁換乘效率。廣州市則結合開通地鐵新線,同步推進中心城區公交線路優化整合、強化地鐵公交接駁以及市郊區域公交服務覆蓋……

據統計,目前我國已有54個城市開通軌道交通運營,運營里程超9700公里。

無障設施——利出行 防意外 適老化

目前,我國有8500余萬名殘疾人,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超過2.8億人,無障礙環境建設關系到他們的生活品質。

近年來,我國積極推動無障礙環境建設,一些地方的城市道路、公園廣場、公共建筑、交通場站等場所無障礙設施較齊全,讓殘疾人、老年人等群體的生活出行更加“無障有愛”。但對他們來說,選擇綠色出行還存在一定困難。

自今年9月1日起施行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法提出,對既有的不符合無障礙設施工程建設標準的居住建筑、居住區、公共建筑、公共場所、交通運輸設施、城鄉道路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無障礙設施改造計劃并組織實施。

為滿足殘疾人、老年人等群體的綠色出行需求,多地在大力發展綠色公共交通、構建綠色低碳交通網絡的基礎上,為公交車、地鐵等加裝了無障礙出行設施。

比如,浙江杭州在城市主干道及亞運場館周邊道路投用的公交車上配置了無障礙出行設施。據介紹,這些車輛后車門左側有一個印有輪椅和嬰兒車圖案的藍色按鈕。當公交車進站后,特殊群體只要按下這個按鈕,司機就能收到“滴、滴”的提示音,并在儀表盤上看到相關提醒。“通過這種方式,公交車司機可在第一時間注意到站臺上有需要幫助的人群并打開后車門,同時司機還會下車,打開無障礙出行踏板,幫助乘客上車。”杭州公交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此次更換的新車還采用了針對特殊群體的一級踏步低入口設計,設有輪椅導板,正對后門的車內輪椅專用區域還設置了輪椅固定帶和防撞軟板,這些設施可以為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及市民日常提供更舒適、更便捷、更人性化的綠色出行服務。“下一步,杭州市將陸續淘汰舊車型,力爭使無障礙出行設施覆蓋主城區所有公交車型。”

“我腿腳不方便,出門必須坐輪椅,只能打車。現在就方便多了,一個人也能坐公交車出行了。這也算是我們為綠色出行作了點兒小貢獻,特別開心。”杭州市民郭先生說。

在四川成都地鐵5號線花牌坊站,記者看到,上下步梯使用的輪椅牽引機和無障礙直梯、進出地鐵使用的無障礙渡板,為肢殘人士提供了安全保障和出行便捷;車站內各扶手上清晰可觸的盲文及四通八達的盲道,為視障人士作出正確指引……

此外,還有云南昆明、山東濱州、貴州貴陽……一座座城市都在為殘疾人、老年人等群體能夠更加便捷、安全地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作出努力,為他們的綠色出行保駕護航。







(編輯:王宏/責任人:余燕君)